一、操作前準備:確保設備狀態與人員防護到位
1.設備狀態檢查
電量驗證:通過電池電量指示燈或屏幕顯示確認電量充足。若電量不足(如僅剩1格或顯示低電量圖標),需立即充電。充電時需關閉設備,使用原裝充電器連接220V交流電源,充電指示燈由紅轉綠時表示充滿,耗時約3-4小時。
傳感器自檢:開機后設備自動進入自檢模式,檢測傳感器、聲光報警器及泵吸系統(如配備)是否正常。例如,部分型號需用手指堵住進氣口3秒后松開,屏幕顯示“PUMPOK”則確認泵吸有效。
功能驗證:通過酒精蒸氣或標準氣體對傳感器進行靈敏度測試,確保報警功能正常。若設備無自檢功能,需手動觸發報警測試。
2.人員防護配置
根據檢測場景選擇防護裝備:
有毒氣體環境:佩戴正壓式空氣呼吸器(SCBA)或防毒面具(如半面罩+濾毒罐)。
可燃氣體環境:穿戴防靜電服,避免產生電火花。
受限空間作業:配備安全帶、三腳架及通訊設備,確保緊急撤離能力。
二、便攜式氣體檢測儀的設置:參數校準與報警閾值設定
1.氣體類型選擇
通過菜單鍵進入氣體選擇界面,根據檢測需求切換目標氣體(如甲烷、一氧化碳、氧氣、硫化氫等)。部分型號支持多氣體同步檢測(如“四合一”檢測儀),需確認所有目標氣體均已激活。
2.報警閾值設定
低限報警(一級報警):設置為職業接觸限值(OEL)的50%-70%,例如一氧化碳的PC-TWA為20mg/m³,可設低限報警為10mg/m³。
高限報警(二級報警):設置為OEL的100%-150%,如一氧化碳高限報警設為25mg/m³。
操作步驟:長按“設置鍵”進入報警閾值界面,通過加減鍵調整數值,確認后保存。部分型號支持通過手機APP遠程修改參數。
3.時間與數據存儲設置
設置當前時間及日期,確保檢測數據的時間戳準確。開啟自動存儲功能,設定存儲間隔(如每5分鐘記錄一次),并選擇數據格式。部分型號支持GPS定位,可關聯檢測位置信息。

三、便攜式氣體檢測儀現場檢測:采樣位置與操作規范
1.采樣位置選擇
高度:氣體密度差異影響采樣位置:
輕氣體(如甲烷):采樣口距地面1.5-2.0米。
重氣體(如硫化氫):采樣口距地面0.3-0.5米。
距離:保持采樣口與泄漏源1-2米距離,避免直接吸入高濃度氣體導致傳感器中毒。
環境:避開通風口、攪拌機等氣流干擾區域,確保數據代表性。
2.檢測操作流程
擴散式檢測儀:將設備置于采樣位置,等待1-2分鐘使氣體充分擴散至傳感器。
泵吸式檢測儀:啟動泵吸功能,通過軟管將氣體吸入傳感器,響應時間可縮短至10秒內。
數據記錄:實時觀察屏幕顯示的氣體濃度,當濃度超過報警閾值時,設備發出聲光振動報警,立即記錄數據并撤離現場。